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热点新闻 >

曾被称作“世界第八奇迹”,富士康美国工厂为何黄了


分类:社会热点新闻    作者:孔雪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7日,美国马里兰州,美国总统拜登视察沃尔沃位于马里兰州的动力总成工厂。图/IC photo▲当地时间2022年10月7日,美国马里兰州,美国总统拜登视察沃尔沃位于马里兰州的动力总成工厂。图/IC photo

  2022年10月7日,美国白宫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表示,为了巩固和保持其在先进制造业的领先地位,未来四年将在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劳动力培养等11个领域实施37项措施。

  最近,美国媒体频频关注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工厂的消息,试图弄清楚当年被特朗普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这个项目到底发生了什么。

  富士康威斯康星州工厂失败案例在前,白宫发布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能否挽回美国“制造业回流”颓势,耐人寻味。

  “世界第八大奇迹”项目搁浅

  最近,美国媒体频频关注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工厂的消息,试图弄清楚当年被特朗普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这个项目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美国“铁锈带”选民眼中,富士康在威斯康星的投资一度是美国制造业“重生”“回流”的标志。这个占地超过1.2平方公里的厂房将是北美第一个10.5代LCD液晶面板生产线(可高效生产60英寸以上尺寸的大面板),给当地带来13000个就业岗位。2017年,郭台铭在声明中表示将在“美国的中心地带”建立“最先进的展示制造厂”,这将是一个“非凡的机遇”。

  然而,细数近五年来这个工厂的相关信息,却几乎全部是停建和更改:当年富士康就取消了生产10.5代的面板计划,决定改建六代面板厂。不久这个更改的计划也搁浅了。

  随后的几年里,先后有消息说它将生产呼吸机、谷歌服务器、咖啡机器人、电动车以及“AI 8K+5G的生态系统”,但这些项目最终都没能落地。

  综合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等媒体近几年的跟踪报道可看出,如今这个地方实质上成为了一个不定期完成少量生产的存储仓库。

  富士康在威斯康星投资失败的两大原因

  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投资的LCD液晶面板最大驱动力是竞选政治。

  根据经济学人、The Verge等媒体披露,富士康赴美建厂的决定也源于特朗普政府的直接施压。但是,无论是大选期间的总统特朗普还是谋求连任的威斯康星州长斯科特·沃克,对于该工厂自宣布成立以来项目不断流产、未能履约的事实不予回应,反而将富士康的厂房、穹顶建筑、创新中心的剪彩活动作为政绩,特朗普也留下了那句“这将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名言”。

  2019年,沃克连任失败,民主党州长托尼·埃弗斯上台,富士康也成为了上一届留下的“政治包袱”。

  在不稳定政治环境下和迫于压力做出的决策,导致富士康前期对于生产LCD面板的承诺一拖再拖,后期在打造创新中心、与新能源汽车结合的“AI 8K+5G的生态系统”等可能更有前景的项目时,则失去了最初优厚的政府补贴和公众的支持。

  根据2021年富士康与州政府更新的协议,最初的创造13000个岗位、耗资100亿美元的大型液晶面板工厂的规划被废弃,富士康承诺雇佣1454名员工,投资6.72亿美元。该公司获得的税收补贴从28.5亿美元被削减至8000万美元。

  富士康在威斯康星投资失败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面板产业的发展遵循“后发优势”逻辑。面板的世代数越高,则可经济切割显示屏的最大尺寸越大、成本越低、生产效益越高。因此,高世代数的生产线可以在市场领域和产能上“降维打击”低世代生产线。

  富士康在威斯康星的LCD项目是在2017年宣布启动的,而2017年恰恰是全球和中国面板产业的关键一年。综合各研究机构的数据,中国大陆从2008年左右开始承接面板产业转移,经历了发展期和扩张期,2017年前后恰是中国大陆面板,尤其是超大尺寸液晶面板集中发力的一年。

  2017年,中国大陆LCD全球产值占比(33%)以及大尺寸LCD面板(60英寸以上)产值全球占比(35%)双双超越韩国,成为全球第一。

  面板产业发展的故事,本质上跟盾构机、光伏、新能源汽车的逻辑相同。高端制造业的核心优势是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大市场,前者意味着工业全流程全领域的入场、配套和迭代的能力,后者提供了足够的市场预期让企业敢于研发。一个产业一旦经过前期积累发展起来,就会形成非常具有性价比的规模优势。这种规模优势是富士康决定放弃原本的建厂计划的根本原因。

  如今,当地政府和富士康带给威斯康星民众描绘的“制造业回流”前景已经完全破产。据金融时报在今年10月披露,该所在地的规划师、受托人和民众对其发展已不抱希望,现在只寄希望于其他企业进驻该厂或直接收购。

  被竞选政治遮掩的基本矛盾

  对大多数美国民众而言,“制造业回流”描述了一幅新建大量工厂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前景。这种描述频繁出现在竞选时期。它其实代表了中端乃至低端制造业的“回归”,暗合了美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的工人家庭就过上的中产阶级生活的美好回忆,强烈吸引着“铁锈带”居民的选票。

  这一意义上的“制造业回流”实际上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克林顿时期起,就被政客频繁当成一种话术。此后,诸如“重振美国制造业”的说法不时成为竞选标语。奥巴马执政期间也多次通过论坛会议“号召”和“说服”美国低端制造业回到美国本土生产,然而也并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政策。

▲当地时间2018年6月28日,美国威斯康星州,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共同出席富士康在美国新工厂的动工仪式,并发表讲话。图/IC photo▲当地时间2018年6月28日,美国威斯康星州,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共同出席富士康在美国新工厂的动工仪式,并发表讲话。图/IC photo

  严重的两极分化和就业问题让这种话术的效果在特朗普时期达到了顶峰,诸如 “我们不再制造产品了”“美国必须将苹果及其海外公司迁回美国”等言论成为政客寻求支持率的“流量密码”。富士康在威斯康星的工厂项目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几十年过去,这种话术的实际效益显然欠奉。

  这本质上是因为美国如今的产业结构及其对应的人力资源配置,与上述“回流”背后的诉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

  无论从劳动力、土地、原材料成本和利润率,还是从劳动生产率和环境效益的角度来看,美国“回归”这类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并非现实的选择。此外,无论是建立低技术门槛的制造业工厂还是给在本土衰落行业提供补贴,如果出于政治作秀而强行推进,将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经济回报而遭民意反噬。

  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提出的三个困境

  白宫发布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能否真正促进美国“制造业回流”?

  美国高端制造业的“回流”或者“振兴”,就其国内环境而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眼下的就业以及为高端制造业匹配足质足量的劳动力。

  一方面,美国眼下的就业问题依然严峻,而高端制造业并不能迅速帮助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咨询公司德勤的分析,即使在目前相关政策的作用下,美国想要产生大批量制造业岗位,可能要等到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发展高端制造业维持技术优势竞争力与就业短期目标之间的矛盾在未来仍是美国内政的难题。

  另一方面,劳动力教育属于长周期投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已发出警告,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到2030年美国将产生超过200万个的制造业岗位空缺,必须从现在起最大限度地增加制造业劳动力,从扩大人才库(女性、少数族裔和回归公民)、发展教育培训体系(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及加强雇主与教育机构的联系(学徒制和资质认证)三方面入手。

  除了劳动力问题,《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还重点强调了两个美国国内面临的困境,其一是美国自2001年起出现制造业贸易赤字,其二是如今中小企业在供应链方面面临更多困难。

  这两个问题之间存在联系,美国的制造业贸易赤字历史,本质上与其跨国企业在全球寻找原材料、土地、劳动力成本洼地,淘汰落后产能从而获取超额利润的产业转移历史是一体两面的关系。而相对于跨国巨头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承担了产业集群更加分散的供应链风险,还承担了研发支出高、商业转化率低、被大企业挤压生存空间的风险。

  为此,《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提出将在技术采用、网络安全、工人培训、鼓励增材技术(3D打印技术)优先应用和扩展等方面对中小企业给予支持。然而,这些战略在多大层面上能够被执行,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就“建立弹性供应链”而言,《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提出要加强供应链互联、排查供应链漏洞以及构建“先进制造生态系统”。综合美国政府的一贯做法,贸易打击、技术封锁和加强与伙伴国家在产业链协同可能会是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高端制造业、供应链和劳动力是未来十年全球制造业竞争的三大领域,也是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制定的三大战略目标。而富士康威斯康星州工厂的失败案例表明,美国固然占据着高端制造业的技术高地,但其先进制造业“回流”与否,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也并非定数,需要随事态发展进一步观察。

  文 / 新京智库高级研究员 孔雪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