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马桩:赏玩之余还可收藏|拴马桩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里的拴马桩石雕
当前的拴马桩石雕已无明显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不必为其悲鸣,因为作为古代石刻艺术品的拴马桩,在今天具备着丰富的艺术审美和研究价值。
近日,全国各地大范围的雾霾天,使口罩成为人人防霾的“标配”之一,当然,防霾的不止是人——立于西安美术学院的拴马桩石雕也被戴上了口罩。抗霾,让石雕上这些拥有悠久历史的神兽们呈现出一番不同往昔的模样。
拴马桩,顾名思义,是为古代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马匹的雕刻实用条石,它的实用特征不仅体现在古代的日常生活中,也在古代艺术品中出现过。譬如在汉代画像石中,就有生动雕刻着马栓并系在栓马桩上的图像;再如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图卷》中描绘的便是一桩栓一马;北宋的《百马图卷》中也有木质的高桩,其颈部拿绳子交叉固定的短木线专门用于拴系马匹;类似内容的还有元代任仁发的《饲马图》。
明代(前)、清代(后)拴马桩, 后者本为胡人训狮但胡人形象已残损时至今日,拴马桩石雕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拴马的石桩”,那么,这种风格独特的民间石雕其历史分布和形成条件是怎样的?对此,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征集处处长、西安市文史馆文史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师小群认为,拴马桩石雕是一种具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古代石刻艺术品,多分布于陕西东部、渭河以北等地区,因此也被称为“渭北高原上的兵马俑”,其形成因素与当地的自然地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他说:“受当地传统农耕地区的影响,人们驯养的牛马既是古代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又是平原和山地之间的交通工具,因此,拴马桩主要被用于拴系骡、马、牛等大型牲畜。它的形成与陕西渭南地区的石质也不无关系,当地桥山山脉所产的石灰岩为拴马桩的形成也提供了足够的石材。”
而在知名收藏家、雅昌当代艺术交易版版主孙振华看来,在古代封建体系的背景下,拴马桩的出现不仅是古代北方农耕文化的一种体现,还是商旅活动带动下的一种文化延伸。他认为,拴马桩石雕在分布上主要归集为五个地方,即陕西西府、关中平原、陕北、山西晋南到晋中地区以及河南三门峡等地带。“从整体脉络上而言,拴马桩多集中出现在明清时期商道周边的区域,即现在的312国道陕西境内自韩城过黄河延伸至山西一带,陕西境内的分布基本沿着唐十八陵这条‘龙脉’,而关中地区的拴马桩不仅分布于‘龙脉’附近,并且顺着整条‘龙脉’延续,所以,大量出现拴马桩的地方多是人群聚集、商旅活动较为频繁之地,这也是商道文明的一种缩影。”孙振华表示,从个体而言,在陕西渭北地区尤其是澄城、合阳一带,家家户户都有拴马桩,马匹数量的多少亦是一个家族实力的印证。从精神层面而言,目前所看到的拴马桩多为狮桩或桩首为“胡人驯狮”的形象,而“石狮”自古便是一种可以辟邪、招财纳福的瑞兽,所以在科学不发达的封建体制下,家家户户门口栽立拴马桩也会起到纳福辟邪的作用。
清代狮桩从当前的史料记载以及古代艺术品的图案描绘来看,均可看出隋唐时期甚至更早之前就出现了拴马桩,但现存最早的石质拴马桩仅可追溯至元代,且数量极少。师小群介绍说:“造型丰富的拴马桩桩首,多来源于神话故事或外来文化因素中的人畜形象,主要以人与动物的组合为主。目前所见的拴马桩大部分为明代或清代中晚期,一般以狮子、猴子等动物造型居多,也有少量人与动物的组合造型。拴马桩一般为1.6米至3米高,桩首约0.25米至0.30米高,桩首为人或动物造型的石桩多有镂空之处以便于拴绳,其颈部有一周花纹类装饰,边角以方柱或者是多棱柱居多,结实耐用的同时,也防止牲畜擦伤。相比之下,拴马桩的根部打造得比较毛糙,是为了能够更稳固地埋入地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