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玺的年代判断|印玺|印章
来源: 艺术品鉴杂志 作者:罗伯健
不知从何时起,印章悄悄地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古代、近现代书画艺术品鉴赏、辨伪方面,印章仍然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古人所用的印玺,既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更是集章料、篆刻艺术和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于一身的珍宝。
近年来,“乾隆玉玺”屡创天价的拍卖,引发了印玺收藏热潮。对于新入门的收藏者来说,如何判断古代印玺是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功。
笔者认为,判断印玺的年代,大致可从材质、形制、款识、印文内容和特殊标识等几方面着手。
材质
战国时期的古玺用玉作为材料不受限制。秦统一天下,规定天子才可以用玉,别人不能用玉。从秦到清代,据文献记载,皇帝印用玉,玉是帝后印专用的材料,百官印是不能用玉作材料的。
百官印基本上是铜的,也有一些是金的或者是银的。根据汉书等史籍记载,汉武帝规整印章制度时,用金作为印材的,仅限于王、侯、太子、贵人、丞相、太尉、大司马、大司空、太师、太保等高官,还有赐给少数民族的王印,如鲜卑、匈奴的王印。东汉用金作印材的范围基本上跟西汉相同,但个别的也有使用金印的。所以,从历代来看,金印一般只限于高官。魏晋时期用金作印材的范围逐渐扩大,传世的许多将军印是鎏金的。金印到了隋以后几乎看不见了。西汉的制度,二千石以上的高官才能使用银印。魏晋南北朝时,史载四品、五品以上的高官都能使用银印,范围扩大了,但目前所见的南北朝时期的将军印中,没有银印,有人认为史籍记载有误。现在我们所看见的历代官印、私印基本上都是铜的,用铜的官印范围最广,从汉代开始一千石以下的官吏都用铜印。明中期石章使用普遍,私印基本不用铜了,但官印仍然是铜的。
形制
主要指印体形状、大小、厚薄、钮式等。
历代印玺的印体以方形的居多。总体来看,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印,印面大多为2~3cm见方,很少有超过3cm的。到隋唐时印体变大,印面一般在5cm见方以上,个别大的超过10cm。还有一种方形印并不正方,而是一边稍长一点,这种印主要见于秦代,唐以后也有这种现象,但印体变大了。长条形的印,汉以前也有,但主要是在唐以后,尤其是在宋元明时,关防、条记多用此形式。半通印即正方之半,主要是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跟通关印配合使用,由地位比较地下的地方官吏使用。隋唐以前的通关印基本上是2~3cm见方,隋唐以后达到5cm或更大。为什么印玺的印体会增大呢?主要是有与历代度量衡的单位值发生变化。历史上的单位值,不管是长度、重量都在变化。同为“方寸大”,绝对值却不一样,汉在2cm之间,隋唐以后达到5cm或更大,越往后绝对值越大。古代的八尺相当于现在的五尺多一点。这种变化,乃官府增加赋税所致。古代多以实物如丝帛麻布五谷等纳税,以长度、重量、容积作为计量单位。官府为了多征税,在不改变计量单位的情况下,不断增大绝对值。印台的厚薄也类似这个情况,总的趋势是从薄到厚,秦代的官印印台厚度0.3~0.6cm,汉代0.6~0.9cm,魏晋南北朝时1cm,北朝时多于1cm,后超过2cm,最后达3.4cm。
与印的大小、厚薄比起来,印钮的形式对于判断印玺的年代更为重要,因为印钮是最富于变化的。
鼻钮,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沿用时间最长的钮式,从战国到明清都有。战国时期的鼻钮是弧形的小环,可以穿带。秦规定皇帝的印用螭虎钮,除皇帝之外,百官印都用鼻钮。秦印鼻钮一般呈窄面的环状,一种是钮边比较薄,印背有台,成坛状的,流行于秦;一种是钮边比较后,钮呈条状,印背平,印边直的,流星于秦到西汉文景时期。西汉鼻钮主要用在半通印上,仍然成窄面的环状。东汉时期,鼻钮变厚,呈厚边环状,钮边厚度在0.3cm以上,穿孔较小,印体较厚。东汉中晚期到晋,钮面变窄,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钮面更窄,印台高达,钮与印台不成比例。鼻钮从战国弧形小环,到秦代呈窄面的环状,一直到西汉早期仍如此,东汉中后期钮边增厚,穿孔变小,南北朝后期发展呈碑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