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雅何须大 看三希堂的空间构思|三希堂(2)
乾隆三十年,油木作,十一月初二日,催长四德笔帖式五德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养心殿西暖阁着做双螭虎楠木床挂面板一块。钦此。于本月初三日,催长四德、笔帖式五德,将画得西暖阁双螭虎床挂面板纸样一张,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照样准做,其双螭虎头要对着做。钦此。于本月初五日,催长海升将做得楠木双螭虎挂面板一块持进安在西暖阁。讫。
炕沿板上雕刻螭虎纹,虎头螭尾,双头相对,虎目圆睁,螭尾卷曲,威武严肃,苍劲有力,具有王者风范。
前后间之间用槛窗相隔,楠木槅扇雕刻玲珑剔透的金线如意纹,夹纱,玲珑窗格让室内隔断无厚重死板之感,而显得轻盈精巧,适合装修小型空间。秘不透光的里间也能透过薄纱窗格隐约见到光线,通过槛窗中间的门口和窗格薄纱的透视也使得内外空间合为一体。
三希堂坐榻
槛窗上安设二块闲余板。
乾隆三十一年,油木作,十月,十二日,催长四德、笔帖式五德来说,太监胡世杰交旨:三希堂坎窗上著做紫檀木半圆闲余板二件,先做样呈览。钦此。于本月十四日,催长四德、笔帖式五德将做得半圆竹式闲余板木样一件,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照样准做。钦此。于本月二十三日,催长四德、笔帖式五德将做得紫檀木竹式半圆闲余板二件持进安讫。
闲余板,顾名思义,是闲置多余的木板,其实不然,闲余板是搭置在墙壁、槅扇裙板或窗台下的板子,正如现代的墙上安装的格板,悬置在墙壁上,利用纵向空间,不占横向空间面积,三希堂空间很小,没有地方放置桌案,为了放置物品,制作了二块小巧的半圆形闲余板,镶嵌在坎窗上,可放置小型器皿,起到桌几的作用,紫檀木雕刻竹节纹饰,深沉的紫檀色闲余板和浅棕的楠木色坎窗,深浅搭配,相得益彰。
乾隆三十一年在房间内安装了三重轻盈的紫檀飞罩,透雕夔龙花牙,一槽位于前间炕沿上方,作为炕的炕罩,二槽位于后间门的南部和北部,中间西墙装饰通景画。三槽飞罩分别各处不同的装饰空间,而细小的夔龙花牙安在房间顶部,若隐若现,虽起到空间虚隔的象征作用,又不阻挡视线,既可装饰空间,又可营造重重帷幕的视觉效果,加强了空间的进深感和层次感。
通景线法画
进入三希堂,迎面用夔龙飞罩隔出一间小小的房间,地面贴着青花八宝瓷砖,墙壁和顶棚糊饰团花纹壁纸,两面墙上各四扇金线如意棂花槅扇窗,顶棚、地面、坎窗、飞罩均与三希堂相同,正中一座圆洞门通往室外的花园,花园中,古树瘦石,梅花绽开,远处山峦叠嶂,一长一少两名男子漫步走来,少年手持折枝梅花,长者向少年传递着某种信息。这个由三希堂延伸出去的空间实则是一幅绘画,它是中国宫廷画家金廷标和西洋画师郎世宁共同绘制的通景线法画。
“乾隆三十年如意馆,十一月十二日,接得郎中德魁等押帖一件,内开本月初八日太监胡世杰传旨:养心殿西暖阁三希堂向西画门,着金廷标起稿,郎世宁画脸,得时仍着金廷标画。”
通景线法画是清宫用于建筑装饰的一种绘画形式,它源自于西方建筑装饰方式,运用西方绘画技法。通景线法画就是与建筑的室内地面顶棚装修相呼应的具有西方绘画透视效果的整面墙或顶棚墙壁相连的绘画。
三希堂东西墙相隔仅2100mm,进门眼前就是一赌封闭的墙壁限制了人们的视线,为了解决视觉上的压抑感,乾隆皇帝在西墙上绘制一幅通景线法画。
在三希堂设立之初,这里也有一幅通景线法画,画风与现在的这幅大不一样。
“乾隆十四年,如意馆,四月二十八日,副催总持来司库郎正培、瑞保押帖一件,内开为十四年二月初十日太监胡世杰传旨:养心殿西暖阁向东门内西墙上通景油画,着另画通景水画,两傍照三希堂真坎窗样各配画坎窗四扇,中间画对子一副,挂玻璃吊屏一件,下配画案一张,案上画古玩。画样呈览,准时再画。其油画有用处用。钦此。本日,王幼学画得水画纸样一张。太监王紫云持去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款式照样准画,对子画骚青地泥金字,墙上颜色、顶棚颜色一样。钦此。于本月十一日,郎正培等奉旨:通景画案下,着郎世宁添画鱼缸,缸内画金鱼。钦此。于本月十六日,太监胡世杰传旨:将中间玻璃吊屏内衬骚青地,着郎世宁画水画,骚青对子上亦照玻璃,其玻璃着造办处选好的用。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