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京华—20世纪的北京画坛(2)
《柳塘渡牛》作于1985年,属李可染艺术成熟期的典型佳制。李可染四十年代即开始画牛,他“崇其性,爱其形”,以“孺子牛”的品格自许,在这类作品中,画家仿佛化为儿童、化为水牛,全身心沉浸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境中。
作品中缓缓前行的水牛、手持木枝目视前方的牧童,恰似跳动的乐符一般,透露出浓浓的人间情味,给人以静谧谐趣、淳朴微妙的舒适感。
Lot 491
黄胄(1925-1997) 驼运图
镜心 设色纸本
出版:《书画收藏·第3辑》第1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艺海集珍·近现代中国书画作品集·第十一辑》第157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6月
纪录:北京拍卖会,2006年6月24日,编号755
尺寸:34×69 cm。 约2.1平尺
估价(人民币):300,000-400,000
黄胄一生七次赴疆,“新疆图画”是他极具代表性的艺术符号。画家被这个民族奔放勇敢、健康美丽的形象深深感动,创作了一系列表现民族风情的作品,“出诊”、“草原策马”、“运粮图”均属其列。部分以此创作的巨幅作品被悬挂、收藏于诸如钓鱼台国宾馆、中南海会议室等重要场地,堪称画家之代表题材。
黄胄在新疆写生
画中两位少女正身骑骆驼向前行驶,骆驼以速写式的疾笔写出,与两位少女的细笔勾绘形成对比,画家将速写与传统中国画笔墨结合,于大处见气魄,小处见精微,充满生活激情和新鲜活力。
Lot 495
吴作人(1908-1997) 牧野
镜心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尺寸:86.9×57.2 cm。 约4.5平尺
估价(人民币):250,000-350,000
吴作人早年曾有两次西行写生。一次是1943年4月至10月,第二次是1944年6月至1945年2月,历时共16个月。这两次旅行写生中,吴作人过大渡河,登巴颜喀拉山,走康定,过草地,深入藏区,创作了大批反映大西北山川风光与民众生活的写生作品,这些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极深的影响。两次西行所见的骆驼、牦牛等,也成为他笔下常见的形象。
吴作人西北写生途中
是幅中成群的骆驼,得憩悠然于漠野,远方几座小小的蒙古包,凸显大漠的天高地远。画家用寥寥几笔淡墨,便写出了蒙古包与成群的骆驼,再以浓墨点染近景骆驼的面部、颈鬃、双峰、尾部,以及远方几头骆驼的尾巴、蒙古包的小门等,形成黑白灰的节奏,创造出笔简意足、风清骨峻的审美意境。
(请横置屏幕浏览)
Lot 516
陈缘督(1902-1967) 建设北京模式口水电站
横披 设色纸本
1956年作
尺寸:64.6×126.2 cm。 约7.4平尺
估价(人民币):60,000-80,000
是幅作于1956年,描绘新中国时期劳动群众热火朝天建设模式口水电站的场景。这一时期,陈缘督一改过去多愁善感的仕女形象,积极投入建设社会主义的洪流,努力创作内容和形式都符合社会需要的作品。
模式口水电站今貌
作品由近及远绘百余工人,依劳作分工,动作各不相同,展现陈缘督深厚的人物画造型功底,场景恢宏,如火如荼的建筑工地如临眼前,呈现出独属于那一时期的绘画面貌。
拍品局部
Lot 498
田世光(1916-1999) 秋塘白鹭
镜心 设色纸本
纪录:北京拍卖会,2009年11月22日,编号1189
尺寸:81.5×60.8 cm。 约4.5平尺
估价(人民币):350,000-450,000